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品种苜蓿组合种植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种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多品种苜蓿的组合种植与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cropping of Multiple Varieties of Alfalf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291—2024多品种苜蓿组合种植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多品种苜蓿组合种植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生产实践,提高苜蓿种植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以下将从规程的重要条文中选取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整地方面,规程指出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作为种植地,并要求在播种前进行深翻整地,确保土壤疏松,同时施足基肥,以满足苜蓿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这一措施有助于为苜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发育。
其次,关于品种选择,规程强调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市场需求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苜蓿品种,如高产型、抗逆性强的品种等。这种组合种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单一品种带来的风险,增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再者,在播种环节,规程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一般而言,春季或秋季是最佳播种期,采用条播或者撒播的方式均可。此外,还应注意控制好播种深度和行距,保证种子能够顺利萌发并形成完整的植株群体结构。
对于田间管理部分,规程提出了定期除草、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其中特别提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灌溉量,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蚜虫侵害等,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最后,在收获利用上,规程建议依据实际需要确定收割次数,通常情况下一年可收割2-4次左右。每次收割后都应及时清理残茬,并适当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便下一轮生长周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DB15/T 3291—2024多品种苜蓿组合种植技术规程》涵盖了从选址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实现高效优质的苜蓿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的各项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我国苜蓿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