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目标设定、监控、评价、结果应用及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各级政府部门和预算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Title: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07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647-2023《预算绩效管理规范》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指导和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定义,即通过设定绩效目标、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以及应用评价结果等环节,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这一定义强调了全过程管理的理念,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其次,在绩效目标设定方面,标准要求单位应结合自身职能和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绩效目标。例如,第5.1条指出,绩效目标应当具体明确,可量化、可衡量,并与部门职责相匹配。这意味着在编制预算时,不仅要考虑项目的必要性,还要注重其实现的效果,做到有的放矢。
再者,关于绩效监控的内容,标准强调了动态跟踪的重要性。根据第5.2条的规定,单位需要定期收集项目进展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这有助于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资金浪费或项目延期等情况发生。
此外,对于绩效评价部分,标准提出了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原则。依据第5.3条的要求,评价工作应涵盖投入、过程、产出及效果等多个维度,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同时,还鼓励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以增强公信力。
最后,标准特别强调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按照第5.4条所述,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不仅能够促进资金使用的优化配置,还能激励各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预算绩效管理规范》为安徽省内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构建更加高效透明的财政管理体系。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