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初步验收的术语和定义、验收条件、验收内容与要求、验收方法及验收结论。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初步验收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reliminary Acceptance of Public Security Video and Image Information System - DB34T 4642-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初步验收规范》(DB34/T 4642-2023)是安徽省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初步验收工作。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初步验收。明确指出系统应包括前端设备、传输网络、控制中心以及显示终端等组成部分。标准中对“初步验收”、“视频图像质量”等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为后续验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基础。
二、验收条件
根据标准要求,系统在初步验收前需满足以下条件:系统已按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完成建设并调试完毕;相关资料齐全且符合要求;试运行正常且无重大故障记录;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这些条件确保了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避免了未达标项目的通过。
三、验收内容
1. 系统功能测试
重点检查系统是否具备实时监控、录像存储、远程控制等功能。具体而言,要求系统能够清晰地捕捉目标物细节,并支持多种格式的视频编码解码;录像保存时间不得少于规定时长;操作界面友好,便于管理人员使用。
2. 性能指标检测
主要包括视频图像质量评估、传输延迟测量、网络带宽占用率统计等内容。视频图像质量需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即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能分辨人脸特征,在低照度环境下仍可识别物体轮廓;端到端传输延迟不超过规定值;网络资源利用率合理,不会影响其他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安全防护能力验证
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技术安全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物理层面需保证设备安装位置安全可靠,不易被破坏或盗窃;网络层面要确保数据加密传输,防止非法访问;技术层面则需验证入侵检测报警机制的有效性。
四、验收流程
标准详细规定了初步验收的具体步骤:首先由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及相关材料;接着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勘查和技术审核;然后召开验收会议听取各方意见;最后形成验收报告并签字确认。整个过程强调了多方参与和透明公开的原则,有助于提高验收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五、问题处理机制
对于发现的问题,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建议和时限要求。一般情况下,轻微缺陷应在一周内改正;较大隐患则需两周内解决。同时明确了复验程序,确保所有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初步验收规范》(DB34/T 4642-2023)通过细化各项验收指标和流程,为保障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