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结核药物导致不同级别肝损伤的诊断、评估和药物治疗原则及管理流程。本文件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对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性肝损伤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处理。
Title:Guidelines for Drug Therapy of Hepatic Injury Caus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t Different Lev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聚焦于《TCHATA 021-2022抗结核药物导致不同级别肝损伤的药物治疗指南》中关于肝损伤分级管理的重要变化。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对轻度肝损伤的处理提出了更细化的建议。
在旧版中,对于轻度肝损伤患者,通常采取暂停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的方式。然而,在新版指南中,强调了在严密监测下可继续原方案治疗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当ALT或AST升高至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且无明显症状时,可以考虑继续当前抗结核治疗,但需每周复查肝功能。一旦发现指标持续上升或出现黄疸等症状,则必须立即停药并调整治疗方案。
这一调整基于近年来临床实践积累的数据,表明部分轻度肝损伤患者若得到妥善监控,能够安全地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当然,这要求临床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以及完善的随访机制来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