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基本要求、受理、审理、决定、送达及归档等程序和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级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相关工作。
Title:Administrative Review Case Handl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7T 51-2024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规范》是山西省晋中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规范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流程,提升行政复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行政复议机关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处理案件。这意味着在受理和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必须确保程序正当,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例如,当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时,复议机关需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这一规定有助于防止行政机关拖延或拒绝受理申请,维护了申请人的权益。
其次,在案件审理环节,标准强调要注重证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具体而言,任何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都必须经过质证核实。这要求行政机关不仅要收集充分的证据,还要保证这些证据来源合法且真实可靠。比如,对于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材料,申请人有权查阅并提出异议。如果发现证据存在瑕疵,则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这种严格的证据审查机制能够有效避免错误裁决的发生。
再者,关于行政复议决定的作出,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机关应在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决定;若案情复杂需要延长,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这样的时间安排既体现了高效原则,也为解决重大疑难问题预留了一定空间。同时,标准还要求决定书应当载明主要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等内容,并送达双方当事人。这样可以增强决定的透明度,便于公众监督。
此外,标准特别关注了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它规定对于经济困难或者其他特殊情形下的申请人,可以酌情减免相关费用。这一措施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DB1407T 51-2024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规范》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致的规定,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行政复议工作体系。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对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