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会餐饮节约行为的基本要求、经营管理、服务提供、宣传引导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类社会餐饮服务单位的节约行为管理与实施。
Title:Code of Practice for Thrift Behavior in Social Catering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社会餐饮节约行为规范》DB 3406T 017—2023 是一项旨在推动餐饮行业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重要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餐饮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视角出发,对节约行为进行了系统规范。
标准中明确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菜单上标注菜品的主料重量,这一举措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合理点餐。例如,当消费者看到某道菜标明主料为300克时,可以据此判断是否需要与他人分享或调整点餐数量,从而避免因过量点餐而导致的浪费。
此外,标准强调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主动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这意味着服务员在接待顾客时,不仅要介绍菜品特色,还应适时询问就餐人数,建议合理的点餐量。这种服务方式不仅体现了对顾客负责的态度,也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节约意识。
对于自助餐厅等特殊业态,标准特别指出要设立明显的提示标识,告知消费者按需取餐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一种善意提醒,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引导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食物浪费现象的发生。
同时,标准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发小份菜、半份菜,并且合理定价。这样做既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灵活地控制用餐成本和食物摄入量。
总之,《社会餐饮节约行为规范》DB 3406T 017—2023 通过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规范以及对消费者的倡导,全方位地促进了全社会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极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粮食浪费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