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信息系统中零信任网络安全的应用要求,包括架构设计、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及安全运维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政务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零信任网络安全体系的实施。
Title: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 Zero Trust Network Security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1/T 49-2023《政务信息系统零信任网络安全应用要求》是山东省济南市发布的关于零信任网络安全的重要地方标准。这一标准对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在总体要求中强调了零信任架构的基本原则,即“永不信任,始终验证”。这意味着无论用户、设备还是数据的位置如何变化,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认证和授权才能访问系统资源。这种理念打破了传统的边界防御模式,转而关注身份管理和动态访问控制。
其次,在技术实现部分,标准指出应采用多因素认证(MFA)机制来增强安全性。例如,除了常见的用户名密码组合外,还可以结合生物特征识别如指纹或面部识别等手段,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登录系统。同时,对于敏感操作还需要额外设置基于时间戳的一次性密码或者硬件令牌作为补充验证方式。
再者,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与审计功能。所有用户行为均需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分析检查以发现潜在威胁。此外,当检测到异常活动时,系统应当自动触发警报并向管理员发送通知,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另外,在网络流量监控方面,标准建议部署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通过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可疑流量来阻止恶意攻击行为的发生。并且为了提高响应效率,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工具协助处理常见问题,减少人为干预的时间成本。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标准还强调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组织内部的所有相关人员都应该接受定期的安全意识教育以及相关技能培训,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趋势和技术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并维护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政务信息系统零信任网络安全应用要求》为我国政府部门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它不仅明确了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同时也指出了管理层面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有助于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