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高粱的栽培生产。
Title:Sorghum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444-2024《高粱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的关于高粱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播种方面,规程规定了适宜的播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中旬。这一时期气温稳定在10℃以上,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要求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之间,覆土厚度均匀,以保证出苗整齐。
对于田间管理,规程强调要合理密植。一般情况下,每亩播种量为0.8-1公斤,行距60-70厘米,株距15-20厘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施肥是高粱栽培的关键环节。规程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磷钾比例为2:1:1。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两次进行。同时要注意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生长期间定期检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灌溉也是高粱栽培的重要措施。规程指出,在干旱地区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特别是在孕穗期和灌浆期需水量较大时。但要注意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田间积水造成根系缺氧。
最后,在收获方面,规程建议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5%以下时进行机械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干燥,确保储藏质量。
这些条文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高粱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优质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