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应急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苦瓜种植过程中枯萎病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Bitter Gourd Wil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34-2024《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发布的关于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了“绿色防控”的概念,即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控制病害发生的技术体系。这一定义强调了在防控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防控原则
规程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并要求遵循经济、安全、有效的要求。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应优先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等,同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栽培管理
规程指出,种植前应彻底清理田园,将病残体集中销毁。此外,还建议采用高畦栽培,确保排水良好,避免田间积水。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抗病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苦瓜品种。例如,在高温多湿地区可以选择耐热性强且抗病性好的品种。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生物防治
规程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微生物制剂来防治苦瓜枯萎病。比如,利用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害,而且对环境友好。
化学药剂使用
虽然规程提倡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但在必要时也规定了具体的用药时间和剂量。例如,当发现初期症状时可喷洒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防止过量使用导致药害。
监测预警
规程强调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检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加重趋势,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一步骤对于及时止损至关重要。
以上就是对DB36/T 1934-2024《苦瓜枯萎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