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流速的光闪烁法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光闪烁法对固定污染源废气流速进行在线监测的系统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Title:Fixed pollution source exhaust gas - Online monitoring of velocity - Light flicker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31-2024是江西省针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流速在线监测制定的地方标准,采用了光闪烁法作为测量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光闪烁法对固定污染源排气管道中的烟气流速进行连续自动监测。这意味着此方法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监控。
2. 术语和定义:
- 光闪烁法:利用光强度随空气密度变化而波动的现象来测定气体流速的方法。
- 响应时间:从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到仪器显示稳定读数所需的时间。标准要求响应时间应小于等于60秒。
3. 技术要求:
- 测量范围:流速测量范围为0.5m/s至30m/s。
- 测量精度:在标准状态下(273K,101325Pa),流速测量误差不超过±2%或±2m/s取较大值。
- 零点漂移与量程漂移:在24小时内,零点漂移不得超过满量程的±2%,量程漂移不得超过满量程的±2%。
4. 安装要求:
- 监测探头应安装在直管段内,且距离弯头至少6倍管道直径的位置。
- 探头中心线需与管道中心线平行,并确保探头周围无明显障碍物影响光路。
5. 校准与维护:
- 每次使用前应对设备进行零点校准。
- 定期检查光源强度及接收器灵敏度,必要时更换老化部件。
- 记录每次校准数据以备查阅。
6. 数据处理与记录:
- 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
- 所有原始数据应保存至少一年以上。
- 对异常数据要注明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方可剔除。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旨在保证通过光闪烁法获得的数据准确可靠,从而有效支持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