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服务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从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的机构。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Minor Rescue and Protection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27-2024《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服务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提供系统化的服务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服务对象应包括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并要求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接收、评估、安置及跟踪服务流程。这意味着机构不仅要接收需要帮助的孩子,还需通过科学评估确定其具体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救助方案。
其次,在服务内容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规定机构需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对受助儿童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并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与干预服务。这体现了现代救助理念从单纯物质援助向身心全面关怀转变的趋势。
再者,关于工作人员资质要求,标准提出所有直接接触未成年人的员工都必须接受过相关培训并通过背景审查。这一措施有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环境,防止任何可能对其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信息保密原则,要求机构妥善保管受助儿童及其家庭的相关资料,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泄露给第三方。此条款不仅保护了未成年人隐私权,也增强了社会对救助机构的信任度。
最后,标准鼓励机构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比如与学校、社区组织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网络。这种开放式的合作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服务规范》通过对服务对象、内容、人员以及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明确规定,为规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