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梅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与预警、物理防控措施、生物防控措施、化学防控措施及综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杨梅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Waxbe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1T 76—2018《杨梅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浙江省丽水市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绿色防控手段减少杨梅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对果实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5.1 农业防治
- 合理布局:根据地形、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杨梅品种,避免连作。这有助于改善杨梅生长环境,增强植株抗性。
- 清洁果园:及时清除园内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地。每年冬季修剪时要彻底清理病虫枝条,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5.2 物理防治
- 诱捕器设置:在杨梅园中安装黄板诱虫灯或者性诱剂诱捕器,特别是针对杨梅果蝇等害虫,可以有效降低其种群数量。
- 覆盖防虫网:对于早熟品种,在开花期至幼果期可使用防虫网覆盖树冠,防止外来害虫侵入。
5.3 生物防治
- 天敌保护与释放:鼓励自然天敌如瓢虫、蜘蛛的存在,同时也可以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来控制害虫。
- 微生物制剂应用:采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乳剂喷洒,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及部分软体动物类害虫。
6.1 病害识别与预警
- 常见病害类型:包括褐斑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疾病以及细菌性黑斑病。定期观察叶片、果实表面是否有异常症状出现。
- 气象因素监测:密切关注降雨量、温度变化情况,因为这些都会影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周期。
6.2 虫害识别与预警
- 主要虫害种类:如杨梅果蝇、红颈天牛等。了解其生命周期特点,在关键时期采取相应措施。
- 综合评估体系:建立一套基于田间调查数据的综合评估模型,定期更新风险等级信息,指导农户适时开展防控作业。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提供了详细的病虫害图片资料及防治建议,帮助技术人员准确判断问题所在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列出了常用药剂名称及其使用浓度范围,确保操作安全有效。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部分精华提炼,全面掌握还需仔细研读原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