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已投入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绿色性能评价。
Title: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33-2023《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评价标准》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设的绿色化、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该标准从多个维度对车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实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
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基本规定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这一条款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和地域限制,确保了标准在特定区域内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基本原则:强调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原则,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这一定位体现了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要求在车站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规划与设计
1. 选址与布局:车站应尽量靠近公共交通枢纽,减少乘客换乘距离,并合理规划出入口位置,避免对周边交通造成干扰。此条款强调了车站与城市整体交通网络的协调性,有助于提升乘客出行效率。
2. 建筑设计:鼓励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方案,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率。通过优化建筑形体和朝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还应考虑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保障特殊人群的通行便利。
三、材料与设备
1. 选用环保建材: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或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建筑材料,降低室内空气污染风险。同时,对于高能耗设备如电梯、冷水机组等,需符合国家一级能效标准。
2. 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能源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车站内各项能耗数据,并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运行参数。这种智能化手段可以显著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四、施工过程
1. 扬尘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扩散,例如覆盖裸露地面、定期洒水降尘等。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工人健康,也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2. 废弃物处理: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收集并妥善处置,特别是危险废物不得随意丢弃。通过科学合理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五、运营管理
1. 日常维护保养: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所有设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定期检查维护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保证车站正常运转。
2. 公众参与机制:设立意见反馈渠道,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监督车站运营情况。通过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迅速整改到位。
总之,《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评价标准》从多方面规范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设与运营的标准流程,在促进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