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技术方法和成果形式。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规划的编制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Compilation Standard for Toponym Planning in Beij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62-2023地名规划编制标准》是北京市为规范地名规划编制工作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地名规划的编制原则、内容要求、工作程序以及成果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旨在提高地名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编制原则
标准强调地名规划应遵循“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体现文化、方便使用”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制定地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同时也要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例如,在新城区开发过程中,应结合区域发展定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名称;而对于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则需保留原有地名以延续城市记忆。
内容要求
地名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名体系构建、地名命名方案制定及地名标志设置等三个方面。其中,地名体系构建要求根据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合理划分地名层次结构;地名命名方案则需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字规范、地域文化内涵等因素提出具体建议;地名标志设置则明确了各类标志牌的设计样式、安装位置等技术细节。
工作程序
标准还规定了地名规划编制的工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状调研、方案编制、公众参与、专家评审和成果报批六个阶段。其中,公众参与环节特别指出应当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方案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成果形式
最终形成的地名规划成果通常包括文本文件、图件资料和技术说明书三大部分。文本文件用于阐述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图件资料则是直观展示规划布局的重要载体;技术说明书则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指南和技术参数。这些成果不仅为政府部门开展地名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普通市民了解和使用地名信息创造了便利条件。
总之,《DB11/T 1362-2023地名规划编制标准》是一部全面指导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的专业性文件,对于维护城市形象、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地名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