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河湖水系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技术要求、规划原则、设计方法、施工和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河湖水系相关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of River and Lake Water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179-2023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北京市范围内河湖水系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1 总体要求
本章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其中,第4.1.1条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在规划和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自然地形地貌,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影响。第4.1.3条指出,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必须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且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验收。
5.1 规划编制
关于规划编制部分,第5.1.2条特别提到,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并且要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相衔接。此外,第5.1.4条规定了编制专项规划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目标和技术措施。
6.1 设计导则
设计导则是确保工程项目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环节。根据第6.1.1条,设计方案应该包括透水铺装面积比例、绿色屋顶覆盖率等具体指标,并且这些指标应当满足或高于国家标准。同时,第6.1.3条还要求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群或者工业园区等复杂区域,其设计方案还需经过专家论证会审议批准后方可实施。
7.1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控是保证工程效果的关键所在。依据第7.1.1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图纸组织施工,并且定期向监理单位报告进度情况。另外,第7.1.4条强调了隐蔽工程的重要性,要求对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好记录并存档备查。
8.1 运维管理
良好的后期维护能够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并持续发挥效益。按照第8.1.1条的要求,运维单位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巡查制度、维修保养计划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等内容。同时,第8.1.3条建议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各项参数变化趋势。
以上就是对《DB11/T 2179-2023河湖水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中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