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所用的气象参数及其确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评价。
Title: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in Civil Buildings - DB11T 164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43-202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用气象参数》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民用建筑中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气象参数依据。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室外设计参数
#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标准规定了不同频率下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的取值。例如,在保证率为99%时,冬季供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为-12℃。这一参数直接影响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确保在最不利条件下仍能维持室内舒适温度。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设计需考虑最高频率的室外温度。标准指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干球温度。这对于确定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避免因过低设计值导致的能源浪费或过高设计值引起的初期投资增加。
室内设计参数
#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房间冬季室内计算温度的要求。例如,居住建筑卧室和起居室的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不低于18℃。此规定旨在保障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同时兼顾节能需求。
# 夏季室内计算温度
夏季室内计算温度同样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办公室等公共空间的夏季室内计算温度建议不超过26℃,以平衡舒适性和能耗效率。
其他重要参数
#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对于室内空气质量影响显著。标准给出了冬季和夏季的理想相对湿度范围,通常冬季控制在30%-60%,夏季则为40%-60%。这有助于防止湿度过高引发霉菌生长或湿度过低引起人体不适。
# 风速
室内风速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人体冷感或热感。标准建议室内工作区的最大风速一般不超过0.3m/s。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1/T 1643-2023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气象参数,还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的经济性与实用性,为提升民用建筑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