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等院校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评价程序与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高等院校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lean Prod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64-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院校》是一项专门针对高等院校制定的清洁生产评价标准。这项标准从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对高校的清洁生产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评价指标。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标准指出高校应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如高效照明系统、节能空调等,并且要求学校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定期开展能源审计工作。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还能有效减少碳排放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污染物排放控制上,标准强调了废水处理的重要性。高校应当确保所有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才能排入外界水体。此外,对于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妥善收集、储存并最终安全处置,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再者,环境管理水平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制定详细的环保计划并严格执行;加强对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教育等等。只有当全校上下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时,才能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的长远目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与发展这一块内容。标准鼓励高校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在清洁能源开发与应用领域寻求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单位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为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态做出贡献。
总之,《DB11T 1264-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院校》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以更好地落实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