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服务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时,审核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内容框架及具体编写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服务业企业或单位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lean Production Audit Report in Service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78-2023《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和范围。根据标准,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预防潜力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识别和评估清洁生产的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标准特别指出,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提供服务的企业,如餐饮、住宿、零售等。
其次,标准对审核报告的内容结构作出了明确规定。报告应包括概述、企业概况、审核过程描述、审核结果分析、方案产生与筛选、实施方案、经济与环境效益预测以及结论与建议等部分。其中,审核结果分析部分要求详细列出通过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例如,标准提到要具体分析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再者,标准强调了清洁生产方案的分类与优先级排序。清洁生产方案被分为无/低费方案、中高费方案两类,并且需要依据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效益等多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评价。这有助于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有效的项目上。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审核步骤和技术要求。例如,在准备阶段,要求成立审核小组并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在预审核阶段,则需收集相关资料并对企业现状进行初步调查;而在审核实施阶段,除了常规的数据采集外,还需开展现场考察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这些步骤为确保审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指导。
最后,标准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长效机制。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短期的节能减排效果,还要从制度建设层面入手,比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等,以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综上所述,《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规范》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对于推动北京市服务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