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lean Small Watersh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548-2023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即以水土保持为核心,通过综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小流域。这一定义明确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
其次,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提出了包括水质、水量、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具体量化指标。例如,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小流域内森林覆盖率需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度不低于90%等。这些指标为评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在建设技术要求中,标准强调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坡面治理,提倡采用梯田、水平阶等工程手段结合植树种草进行综合防护;而对于沟道治理,则建议采取谷坊、拦沙坝等工程设施配合植被恢复措施。此外,还特别提到要注重利用乡土树种和草种,以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规定应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同时要求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并定期清运,防止二次污染。
最后,在项目验收环节,标准指出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现场踏勘、资料审查以及监测数据分析等步骤。只有当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时,方可认定为合格项目。
总之,《DB11/T 548-2023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与建设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旨在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通过对上述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可以有效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