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藏特有鱼类动态图像采集的技术要求、设备要求、数据处理和存储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西藏地区特有鱼类资源调查、保护与研究中的动态图像采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ynamic Image Acquisition of Tibet Endemic Fis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西藏特有鱼类动态图像采集技术规范》(DB54/T 0306-2023)是由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为西藏地区特有的鱼类动态图像采集提供了技术指导,确保了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动态图像采集”的概念,即通过摄像设备记录鱼类在自然环境或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活动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采集过程中需要捕捉到鱼类的行为特征,如游动轨迹、觅食习惯等。
技术要求
1. 设备选择:标准指出,用于采集的摄像设备应具备高分辨率、低光照适应性以及防水功能。特别是在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下,设备需能够承受较大的温差变化。
2. 安装位置:规定了摄像机的最佳安装高度与角度,以保证视野开阔且不会干扰鱼类正常生活。同时,还提到要避免强光直射镜头,减少反光影响。
3. 数据存储:要求采用大容量存储介质,并定期检查数据完整性,防止因硬件故障导致信息丢失。
操作流程
1. 前期准备:包括选定合适的拍摄地点、布置诱饵吸引目标物种靠近镜头区域等步骤。
2. 实际操作:详细描述了开机时间设置、光线调节等具体操作细节,确保每次拍摄都能获得清晰稳定的画面。
3. 后期处理:介绍了如何利用专业软件对原始素材进行剪辑、标注等后期工作,以便于后续分析研究使用。
安全措施
考虑到野外作业可能存在危险因素,标准特别强调了人员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比如穿戴救生衣、携带急救用品等。此外,还要求所有参与者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应急预案。
总之,《西藏特有鱼类动态图像采集技术规范》不仅填补了该领域内的空白,也为保护珍稀濒危鱼类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上述重点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