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藏特有鱼类智能识别的技术要求、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型训练与验证、系统功能及性能指标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西藏特有鱼类的智能识别系统开发、应用及管理,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和保护工作的参考依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of Tibet Endemic Fis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0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308-2023《西藏特有鱼类智能识别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西藏地区特有鱼类资源保护与研究制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等多个环节对智能识别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识别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图像采集设备的技术参数,如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像素,镜头焦距需覆盖18mm至50mm范围,并且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均能保证清晰度。此外还要求采集时保持一定比例的重叠区域以便后续拼接处理。对于视频资料则强调每段时长不少于30秒且包含多个角度的画面。
在样本标注部分指出每个物种至少需要200张正面清晰照片作为基础训练集,并且要涵盖幼体、成体以及不同季节状态下的个体。同时建议增加少量难以区分的近缘种用于提升模型鲁棒性。所有标注信息必须由两位以上专业人员独立审核确认后方可使用。
关于算法选择方面推荐采用深度学习框架下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初始学习率设置为0.001并逐步衰减。训练过程中应实施数据增强策略包括旋转、缩放、裁剪等操作来扩充有限的数据量。当准确率达到90%以上时可进入验证阶段,此时需从实际野外环境中随机抽取若干样本进行测试,只有当召回率和精确度均超过85%才允许正式上线使用。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为了保障长期监测效果,每隔半年应对现有模型重新校准一次,特别是在发现新的亚种或变异类型时要及时更新数据库。对于公众服务平台而言,则需要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让用户能够上传图片查询结果,并记录下每次查询的时间地点等元信息以备后续分析之用。
总之这项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此类领域的空白而且也为今后类似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一套技术指南更是保护珍贵自然资源的重要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