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机插及栽培管理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采用机械化插秧方式进行水稻种植的生产活动及相关管理。
Title:Rice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426-2013 水稻机插及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武汉市地方农业生产的标准文件,旨在规范水稻机插秧及配套栽培管理的技术流程,以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武汉市行政区域内采用机械插秧方式种植的水稻田间管理全过程。这意味着无论是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遵循此规程操作,确保机械化作业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其次,“术语和定义”中对“机械插秧”、“育秧盘”等专业词汇做出了清晰界定。“机械插秧”是指利用插秧机完成秧苗移栽的过程;而“育秧盘”则是指用于培育秧苗的特定容器。这些基础概念的确立为后续具体技术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接着,“育秧技术”部分强调了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包括浸种、催芽等步骤,并规定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例如,浸种时间为24小时左右,催芽时需保持恒温30℃左右,直至80%以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这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种子发芽率,为后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再者,“插秧作业”章节详细描述了插秧机的操作要点和技术参数设置。如插秧深度一般控制在2厘米以内,行距与株距分别设定为30厘米和15厘米左右。此外还特别提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土壤类型调整相应参数,比如粘土地区可能需要稍微增加一点插秧深度,以防止倒伏现象发生。
最后,“田间管理”部分涵盖了水分调控、施肥方案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其中关于水分管理建议采用浅水勤灌的方法,在分蘖期保持田面湿润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而在拔节孕穗期则应适当加深水层,以利于抽穗结实。至于施肥,则提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比例通常为2:1:1,并且要注重微量元素补充。
综上所述,《DB4201/T 426-2013》不仅涵盖了水稻机插栽培的基本流程,而且对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可以显著改善武汉市乃至更大范围内水稻种植的质量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