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质量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及其他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质量监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of Waste Treatment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586-2019 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是由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19年12月31日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质量监测工作,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环境效益。
下面对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监测内容与频率
这一部分规定了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应的监测频率。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垃圾接收量、处理量、渗滤液产生量及处理情况、废气排放浓度等。对于这些指标的监测频率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每日至少一次对垃圾接收量进行记录,每月至少一次对渗滤液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等。这有助于确保垃圾处理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1 数据采集方法
在数据采集方法上,标准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比如,在测量垃圾处理量时,可以使用电子称重系统或者人工计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气体排放浓度,则需要使用经过校准的专业仪器设备来进行连续监测。此外,还强调了数据记录应当完整准确,便于后续分析和追溯。
6.1 监测结果评价标准
本部分明确了如何根据监测所得的数据来评估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质量。具体而言,评价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如处理效果(如减量化率)、污染物排放水平(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排放标准)、设施完好程度等。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更客观地判断垃圾处理设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7.1 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
鉴于垃圾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设备故障导致处理能力下降、极端天气影响运营等情形,标准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它要求各垃圾处理单位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总结
《DB4201/T 586-2019 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不仅为垃圾处理设施提供了具体的监测要求和技术指导,而且通过对监测内容、方法、结果评价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这对于保障城市环境卫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