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掌组培育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红掌组培育苗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Red Anthurium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562-2018红掌组培育苗生产技术规程》是武汉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红掌组培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检验规则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外植体”是指从植物体上切取的用于组织培养的小块组织或器官。这一概念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技术要求中,对培养基配制有严格规定。例如,MS基本培养基需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琼脂等成分,并调节pH值至5.8±0.2。这确保了培养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关于接种环节,要求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瓶内放置3-5个外植体。这样既能保证成活率又能控制成本。
在继代培养阶段,每28天左右进行一次继代,每次增殖倍数控制在2.5-3.0倍之间。此频率与倍数能够有效促进芽体快速增殖。
生根培养时采用1/2MS培养基添加适量IBA(吲哚丁酸),使生根率达90%以上。这种配方能显著提高幼苗的生根效果。
最后在出瓶炼苗阶段,需在温室条件下经过7-10天适应期后方可移栽。此举有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以上是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