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的术语和定义、制种基地选择、播前准备、父母本播种、田间管理、去杂保纯、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在湖北省内的制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tion of E-Liangyou 476 Two-line Hybrid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559-2018《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操作技术规程》是湖北省武汉市农业部门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种子质量要求:标准规定了制种过程中母本和父本种子的质量指标,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及水分含量等。例如,母本和父本种子的纯度均需达到99%以上,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要超过85%,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内。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最终杂交种子的品质,确保种子繁殖性能稳定。
2. 播种与移栽:标准指出,母本与父本的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通常情况下,父本比母本早播5至7天。当秧苗长至适宜高度时应及时移栽,母本株行距为20×20厘米,父本则为25×25厘米。这种布局有利于提高授粉效率并便于田间管理。
3. 田间管理:强调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在水分管理上,需保持田间湿润但避免积水;施肥时应遵循“前促后控”的原则,即前期促进生长发育,后期控制徒长防止倒伏。同时,要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4. 去杂保纯:为了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在整个生育期内都必须坚持严格去杂去劣工作。特别是在抽穗扬花阶段,要特别注意清除混杂于其中的非目标植株,以减少因基因污染导致的质量问题。
5. 收获与干燥:当大部分稻谷达到成熟状态时即可开始收割。收获后的稻谷应及时脱粒并进行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确保水分降至安全水平(一般为13%-15%),以防霉变影响后续储存。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种子准备到收获全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于从事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476制种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严格遵守上述规范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并保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