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双孢蘑菇栽培的技术要求、生产管理措施及采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大棚双孢蘑菇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Button Mushroom in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494-2016《大棚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大棚双孢蘑菇的栽培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出发,详细解读这一标准的重要内容。
首先,在栽培环境条件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大棚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质疏松的地方建造。大棚内部温度需控制在13℃至16℃之间,湿度保持在85%左右。同时,光照强度也需适当调节,以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与品质。
其次,关于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标准强调使用新鲜、无霉变的稻草或麦秸作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的牛粪或其他有机肥料混合发酵。培养料的碳氮比应维持在20:1至25:1范围内,pH值调整至7.0至7.5之间。通过科学配比和充分发酵,可以有效提高双孢蘑菇的出菇率。
再者,播种及管理环节同样不容忽视。标准建议采用层播法进行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2.5公斤左右。播种后要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料并压实,随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保温。在菌丝定植期间,要注意定期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导致病害发生。当发现有少量原基出现时,则可逐步加大通风量,减少覆土厚度,促使更多原基分化成子实体。
最后,采收标准也是本规程的一大亮点。标准规定当子实体伞盖展开但尚未平展时即为最佳采摘期。此时采摘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商品价值,还能避免过熟导致的质量下降。此外,在整个栽培过程中还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尽量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综上所述,《大棚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规程》从栽培环境、培养料配置、播种管理到采收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对于推动当地双孢蘑菇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生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