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武汉地区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建园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规划与设计、栽植技术、管理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武汉地区葡萄避雨设施栽培的建园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stablishment of Rain-shelter Grape Cultivation in Wuhan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452-2014 武汉地区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建园技术规程》是武汉市为指导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建园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要求园址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在6.0-7.5之间的地块。规划时需考虑交通便利性,确保灌溉水源充足且水质符合农业用水标准。此外,园区内要合理布局道路、排灌系统和防护林带,以利于后期管理和生产操作。
二、品种选择
根据武汉地区的气候特点,推荐使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如巨峰系品种因其果实大、肉质硬脆、耐贮运等优点被广泛采用;而早熟品种可选用夏黑或藤稔,它们成熟期早、品质优良,适合市场需求。
三、设施搭建
避雨棚的设计高度一般不低于3米,跨度控制在8-12米之间,棚顶覆盖防雨膜材料。立柱采用混凝土预制件或钢管结构,确保稳固耐用。同时,在棚内设置通风口和遮阳网,调节温湿度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四、定植密度
合理的株行距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行距设定为3米左右,株距则依据具体品种确定,一般为1.5-2米。这样既能保证光照充足又能方便机械化作业。
五、水肥管理
建立完善的滴灌系统,实行精准灌溉。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补充养分。特别是在开花前后以及果实膨大期要加强肥水供应,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巡查果园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可以利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并且通过套袋技术保护果实免受侵害。
以上内容是对DB4201/T 452-2014中关键部分进行了简要分析说明,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