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色堇生产的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定植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三色堇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ansy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是武汉市地方标准,为三色堇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具体来说,应选择经过审定的品种,并且种苗需经过严格检疫,确保无病毒、无病虫害。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优质的种苗是保证后续生长发育的基础。
二、栽培环境
三色堇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pH值应在5.8至6.5之间。标准规定了具体的光照和温度条件:日间温度保持在15℃至20℃,夜间温度不低于10℃。此外,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及水分代谢过程。
三、田间管理
在定植时,株距应保持在20厘米至30厘米之间,行距则为30厘米至40厘米。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施肥方面,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利于开花结果。同时要注意及时修剪枯黄叶片,保持通风透光良好。
四、病虫害防治
对于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疾病,可采用百菌清或多菌灵等药剂喷雾处理;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用吡虫啉或阿维菌素进行防治。特别强调的是,在整个生产周期内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
五、采收与包装
当花朵完全开放且颜色鲜艳时即可采收。采摘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植株。包装前需对产品进行分级整理,去除杂质和不良品。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
以上就是对《DB4201T 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中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