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的场地选择、发酵床垫料制作、鸭苗选择与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出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进行肉鸭养殖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at Duck Breeding with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B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DB4201/T 438-2014)是武汉市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武汉市区域内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进行规模化肉鸭养殖的企业和个人。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边界,确保了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生物发酵床”、“垫料”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生物发酵床”被定义为由特定微生物群落作用下的有机物质组成的地面覆盖层,用于吸收和分解鸭粪便及尿液。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从业者正确执行相关操作。
三、场址选择与设施配置
根据标准要求,养殖场应选址于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同时强调了建设标准化鸭舍的重要性,包括合理的通风系统、光照条件以及防雨防潮措施。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并提高养殖效率。
四、垫料制备
垫料是生物发酵床的核心组成部分。标准指出,垫料需选用稻壳、锯末等天然材料,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有益菌种。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含水量在50%-60%之间,以保证微生物活性。此外,还需定期翻动垫料以促进发酵过程均匀开展。
五、饲养管理
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诸多具体指导。比如每天清理表面污物但保留深层发酵物质;控制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不超过10只成年鸭;及时补充新鲜垫料以维持适宜厚度等。这些细节对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六、卫生防疫
为了保障肉鸭健康生长,标准特别强调了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包括定期消毒圈舍内外环境;实行全进全出制避免交叉感染;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预防常见疾病发生等。通过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养殖风险。
七、废弃物处理
最后,关于废弃物处理部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将剩余垫料作为有机肥料还田使用,禁止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这种循环利用方式既符合环保理念又能创造额外收益。
综上所述,《肉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规程》(DB4201/T 438-2014)从多个维度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引,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从而实现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肉鸭养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