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户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用户生活给水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Code for User Domestic Water Supply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59—2020《用户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是广州市地方性技术标准,主要规定了用户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第4.1.3条:生活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非生活饮用水管道直接连接。
解读:这一条款旨在防止水质污染。在实际设计中,应确保生活饮用水管路独立且与其他用途的水管隔离,避免因误接或倒流导致污染。例如,在建筑内部,需明确区分不同用途的供水管道,并采取物理隔离措施。
第4.2.5条:给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供水能力以满足高峰时段需求。
解读:此条强调了系统容量规划的重要性。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日常用水量,还要充分评估高峰期(如早晨洗漱、晚上洗澡等)的需求波动。通过合理配置水泵扬程、储水量以及管网布置来保证供水稳定可靠。
施工阶段
第6.1.4条:隐蔽工程完成后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覆盖或封闭。
解读:隐蔽工程包括埋地管道安装等不易检查的部分。施工方需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并做好记录;监理单位则负责监督整个过程,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标准后再进入下一工序。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第6.3.7条:管道试压应在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严密性试验。
解读:管道试压分为两步,先测试其承受压力的能力即强度试验,再检测是否存在泄漏现象即严密性试验。只有当两者均达标后才能投入使用。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并保留相关资料备查。
验收阶段
第8.1.2条: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参建各方共同参与。
解读:这是对验收主体作出的规定。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发起者负有最终责任,而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也需配合完成验收工作。各方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认真履行义务,确保最终交付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第8.2.3条:所有设备设施均需提供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
解读:任何用于该系统的设备设施都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附带必要的证明材料。这些文件不仅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日后维修保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验收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核对每一件物品是否齐全有效。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核心条款进行了简要分析,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