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各高等院校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Title:Norm fo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ervi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校心理咨询服务规范》(DB43/T 3115-2024)是一部专门针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人员要求等方面对高校心理咨询进行了系统规范,旨在提升高校心理咨询服务质量,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服务内容方面
标准明确指出高校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转介服务四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通过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是核心,提供个体或团体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是关键,当发现学生有严重心理障碍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转介服务是补充,对于超出本机构服务能力的情况,应将学生转介至专业医疗机构。
二、服务流程方面
标准规定了完整的心理咨询流程:首先由接待员负责初步评估,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干预;然后由心理咨询师进行详细评估,确定咨询方案;接着按照方案开展咨询活动,并定期跟踪效果;最后在必要时安排后续跟进直至问题解决。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确保来访者的隐私安全。
三、人员要求方面
关于从业人员资质,标准要求所有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且至少具备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此外还强调了职业道德建设,要求从业者尊重来访者人格尊严,不得歧视任何群体,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四、设施设备方面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标准还对心理咨询室的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每个独立的咨询室面积不得小于10平方米,室内布置应当温馨舒适但不过于刺激感官;需要配备必要的录音录像设备用于记录咨询过程;并且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存储和管理来访者档案资料等信息资源。
五、监督考核机制
为确保上述各项规定的落实执行,标准特别设立了监督考核体系。学校层面应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检查咨询中心的工作状况;上级主管部门也会不定期组织抽查验收活动;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理。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评价工作,以增强公正性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咨询服务规范》(DB43/T 3115-2024)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标准文件,在指导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明确了基本框架和操作指南,而且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