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肺疫防制的术语和定义、防疫措施、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疫情报告与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猪肺疫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wine Pleuropneumon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8—2024《猪肺疫防制技术规程》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猪肺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生猪健康养殖。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猪肺疫: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 疫苗免疫:通过接种疫苗使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防治措施
# 免疫程序
根据规程要求,猪群应按照以下免疫程序进行操作:
1. 种猪: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
2. 仔猪:断奶后7-10天内首次免疫,间隔3-4周加强免疫一次。
# 卫生管理
- 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扫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 引入新猪时需隔离观察至少两周,并确认无疾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 监测与报告
养殖场应当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防止扩散。
注意事项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的所有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规定且来源合法;
-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
- 对于已发病个体要及时治疗或淘汰处理。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价值。在具体应用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