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金玉三捻橄榄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管理办法批准保护的金玉三捻橄榄。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Jin Yu San Nian Oliv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金玉三捻橄榄》(DB4405/T 301-2023)是针对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所产的金玉三捻橄榄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产地环境、品种要求、栽培技术到质量特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旨在保护和提升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金玉三捻橄榄的种植区域应位于饶平县境内,具体包括海山镇、汫洲镇、黄冈镇等沿海乡镇。这些地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赤红壤,pH值在5.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橄榄树的生长发育,并能促进果实中糖分和香味物质的积累。此外,该区域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21℃,无霜期长达340天以上,降水量充沛且分布均匀,非常适合橄榄树的生长。
品种选择与苗木培育
标准规定,用于栽培的橄榄树必须选用经过审定合格的金玉三捻橄榄品种。这种品种具有独特的“三捻”特征,即果实呈纺锤形,果皮光滑细腻,色泽金黄诱人。苗木培育时需采用嫁接繁殖方式,砧木选用本地野生橄榄树,接穗则取自优质母树。嫁接后的幼苗需在苗圃内培养至少一年,确保其根系发达、枝叶繁茂后方可移栽定植。
栽培管理技术
在栽培过程中,标准提出了多项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首先,定植密度应控制在每亩80株左右,行距保持在4米,株距保持在2米,以便于通风透光和后期管理。其次,施肥要遵循平衡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年施基肥一次,追肥两次。基肥应在秋季采收后立即施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追肥分别在春季萌芽前和夏季果实膨大期进行,以速效氮肥为主。再次,水分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最后,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树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治理,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采收与贮藏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建议在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进行,此时果实已充分成熟,风味最佳。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的橄榄需要及时分级包装,按照果实大小、颜色深浅等指标分成不同等级。对于短期贮藏,可采用低温冷藏法,在温度为4℃至6℃、相对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存放,最长不超过一个月;若需长期保存,则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果实水分降至5%以下,然后密封包装置于-18℃以下环境中保存,保质期可达两年以上。
质量特色
金玉三捻橄榄以其独特的“三捻”形态、“金黄”色泽、“甘甜”口感著称。根据标准规定,成品橄榄的可食率不得低于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5%,总酸度不超过0.5%,并且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这些指标不仅体现了金玉三捻橄榄的独特品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质量保障。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金玉三捻橄榄》(DB4405/T 301-2023)通过严格的产地环境要求、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细致的产品质量控制,全面规范了金玉三捻橄榄的生产流程,有助于维护和提升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