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传统砖制阶梯窑营造技艺的基本要求、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传统砖制阶梯窑的建造、修复及保护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Brick Step Kiln Construction Ski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江西省地方标准《传统砖制阶梯窑营造技艺规范》(编号DB36/T 1922-2023)于2023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传统砖制阶梯窑的营造技艺进行了系统规范,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明确要求窑体基础必须采用素土夯实处理,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150kPa。这主要是为了确保窑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窑炉的整体结构安全。
关于窑室设计,标准规定每级窑室的高度应控制在2.8米至3.2米之间,宽度则为2.5米至3米。这样的尺寸既能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又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装窑和出窑作业。
耐火材料选用方面,标准强调窑墙内衬需使用高铝砖或硅藻土砖,且厚度不低于400毫米。同时要求窑顶采用轻质耐火材料,以减轻整体重量并提高保温性能。
排烟系统的设计也至关重要。标准指出,烟囱高度应不低于25米,并配备有效的除尘装置。此外还要求设置备用抽风机,在主抽风机故障时能及时切换,保障生产连续性。
在施工工艺上,标准特别提到砌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灰缝宽度,水平灰缝宜保持在8毫米至12毫米范围内。所有砖块接缝处均需饱满填实,避免出现空隙。
对于关键部位如窑门、窑车轨道等,则需要采取加强措施。例如窑门洞口上方应增设钢筋混凝土过梁,轨道铺设前须将路基整平压实,并加铺一层防水层。
标准还对窑炉投产后的维护保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窑体裂缝情况、监测温度变化曲线以及适时更换老化部件等内容。这些措施有助于延长窑炉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总之,《传统砖制阶梯窑营造技艺规范》从选址规划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都做出了细致的规定,为传统砖制阶梯窑的建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