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接入的基本要求、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与上级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信息交互。
Title:Data Access Specification for Tailings Dam Safety Production Risk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17-2023《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接入规范》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为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接入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提出了“尾矿库”、“监测预警系统”等核心概念,并规定了相关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尾矿库”是指用于存放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而“监测预警系统”则是指通过传感器、通信网络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尾矿库运行状态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安全监控与预警功能的信息系统。这些定义不仅帮助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也为后续的数据接入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数据接入要求中,标准强调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与时效性。一方面,要求采用加密算法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非法访问或篡改;另一方面,则注重数据质量控制,如规定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且采集的数据应具备唯一标识符以便于追溯来源。此外,还特别指出系统需具备断点续传能力,即当网络中断时能够保存未发送的数据并在恢复连接后继续传输,从而保证数据完整性。
再者,关于数据格式与编码方面,标准给出了详细的规范。它要求所有接入的数据均应遵循统一的数据模型,并使用JSON或XML作为数据交换格式。同时,对于每个字段都设定了严格的数据类型限制及取值范围,比如时间戳必须符合ISO 8601标准,数值型数据则需满足IEEE 754浮点数表示法等。这种标准化处理有助于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互联互通,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在接口设计上,标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支持HTTP/HTTPS协议、RESTful API架构风格以及OAuth2.0认证机制等内容。其中,特别提到接口应当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允许第三方开发者轻松集成其服务。此外,还建议提供详尽的文档说明,包括但不限于错误码列表、请求示例以及常见问题解答等,以提升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接入规范》通过对术语定义、数据要求、格式编码以及接口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为尾矿库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尾矿库运营单位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