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技术要求和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勘界定标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elimitation and Marking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163-2023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的省级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勘测定界和标志设置工作。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只要是用于向公众提供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地,都必须按照此标准执行。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特别强调了“保护区”这一概念。保护区被定义为为了保护饮用水源水质而划定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通常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保护要求。
再者,在保护区划分原则中提到,应根据水源地的具体情况如地理环境、水文条件等来确定保护区边界。这表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能一刀切。
此外,对于保护区内的活动限制也有明确规定。例如,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无关的建设项目;而在二级保护区内则需控制污染源排放,并逐步削减已有的污染负荷。
最后,在标志设置方面要求醒目且易于识别。每个保护区入口处都要设立明显的界碑,并且每隔一定距离还应该有相应的标识牌,以便于公众知晓并遵守相关规定。
以上就是对DB51/T 3163-2023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我们的饮用水资源,也是对我们自身健康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