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叶蕹菜良种繁育及早春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良种繁育方法、播种前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大叶蕹菜的良种繁育及早春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Breeding and Early Spring Cultivation of Water Spinach (Large-leaf Vari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05-2023 大叶蕹菜良种繁育及早春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叶蕹菜的良种繁育和早春栽培技术。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规定了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如赣蕹一号、赣蕹二号等。这些品种经过长期试验示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能够满足市场对优质蔬菜的需求。
二、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具体方法为:用55℃左右温水浸泡种子10-15分钟,不断搅拌并保持恒温,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这样可以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几率。
三、整地施肥
要求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耕翻深度应在25厘米以上,确保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
四、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每穴播2-3粒种子,覆土厚度1-1.5厘米。出苗后及时间苗补苗,保持每穴留苗1株。当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五、田间管理
定植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前期以促为主,中期控促结合,后期适当控制水分。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在每次采收后进行一次追肥。同时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定期喷洒高效低毒农药。
六、适时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采收时间。一般情况下,从定植到首次采收需40-50天,以后每隔7-10天采收一次。采收时保留2-3节叶片,以便继续生长。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解析,希望对从事大叶蕹菜种植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高大叶蕹菜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