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丝瓜设施越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丝瓜设施越夏栽培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Luffa (DB36T 190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06-2023 丝瓜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对丝瓜在高温多湿的夏季进行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为规程中的关键条文及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规程指出应选用耐热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例如湘丝瓜2号、绿宝石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产量。
二、育苗管理
规程要求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基质要选用疏松透气保水性能好的材料。播种前需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0分钟。出苗后要注意控制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不低于18℃。
三、定植密度
根据规程建议,丝瓜设施越夏栽培时株距为60-70厘米,行距为1.2-1.5米。这样的种植密度既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又有利于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四、肥水管理
规程强调要实行平衡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定植后7天可追施一次稀薄人粪尿,以后每隔7-10天追肥一次。水分管理上要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积水。
五、病虫害防治
规程提出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白粉病等,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斑潜蝇等,可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要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基数。
六、采收
规程规定丝瓜果实应在果皮变薄、茸毛脱落、果顶开始转色时采摘。一般每隔1-2天采摘一次,采收时间以上午为宜,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植株。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丝瓜设施越夏栽培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