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气象灾害中大风易发区的识别方法、评估指标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区域内大风气象灾害易发区的识别与风险管理。
Title:Identification of Wind-Prone Areas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642—2023气象灾害易发区识别 大风》标准对黑龙江省大风灾害易发区的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为关键条款解读:
标准规定了大风灾害易发区识别的基本要求,包括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步骤。其中资料收集需涵盖近30年逐日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代表性。
在数据处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异常值剔除和数据插补技术的应用。异常值剔除采用3倍标准差法,数据插补则优先使用邻站插值法,必要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
识别模型构建部分,标准推荐采用频率分布函数拟合法确定大风阈值。具体而言,应以年最大风速序列为基础,利用Weibull分布或Gumbel分布进行拟合,从而科学界定大风事件。
空间分布分析中,标准要求运用克里金插值法生成大风频率分布图。通过半变异函数建模优化插值参数,确保空间插值精度达到95%以上。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大风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因素纳入考量。各指标权重分配采用熵值法确定,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最后,标准明确了识别成果应用方向,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防灾减灾预案制定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