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冰雪旅游气候资源等级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查询方式。本文件适用于冰雪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估、开发与利用,以及相关旅游活动的规划与管理。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Query of Climatic Resources for Snow and Ice Tourism DB23T 3640—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640—2023 冰雪旅游气候资源等级划分和查询》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冰雪旅游地区气候资源评估与利用的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资源评价、分类及查询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围绕该标准的重要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冰雪旅游气候资源的等级划分与查询工作。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的是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资源,明确了其地域限制,同时也强调了标准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系列关键术语及其定义,如“冰雪旅游气候资源”、“有效积雪日数”等。例如,“有效积雪日数”被定义为全年中连续五天以上积雪深度达到或超过5厘米的日子总和。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资源评估提供了量化指标,有助于更准确地衡量某一地区的积雪条件是否适合开展冰雪旅游活动。
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冰雪旅游气候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多个维度。其中,气温是影响冰雪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建议使用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天数作为参考指标。此外,降水量也是衡量冰雪资源丰富程度的关键指标,标准要求记录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的降雪量,并将其分为若干等级。
等级划分方法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标准规定了具体的等级划分方法。以积雪深度为例,当某地的有效积雪日数达到30天以上且平均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时,可评定为一级冰雪旅游气候资源;若有效积雪日数在60天以上且平均积雪深度达到20厘米,则可评定为二级资源。这种分级方式既考虑了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也为不同级别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查询系统建设
为了便于实际应用,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建立完善的冰雪旅游气候资源查询系统的必要性。该系统应当能够实时更新数据,并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功能。例如,游客可以通过输入地理位置信息来获取当地最新的积雪状况、温度变化趋势等信息,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旅行计划。
总之,《DB23/T 3640—2023 冰雪旅游气候资源等级划分和查询》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其他类似地区的冰雪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促进了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也提升了冰雪旅游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