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公共信用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Standards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79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69-2024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和促进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的标准化建设。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公共信用信息、信用信息主体等核心概念。例如,“公共信用信息”被定义为由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法人、非法人组织及自然人信用状况的信息。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在“体系框架”章节中,提出了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应包括基础通用标准、数据采集与存储标准、共享交换标准、应用服务标准以及安全保障标准五个主要部分。这种划分有助于构建一个全面且协调一致的标准框架,确保各环节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从而提高整体效率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再者,关于“数据采集与存储标准”,强调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要求采集的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并且及时更新。同时,还规定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措施,如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或篡改。这对于维护数据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也是保障整个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
此外,“共享交换标准”部分则关注不同部门之间如何有效地共享和交换信息。它提倡建立开放透明的数据共享机制,鼓励跨部门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服务协议,可以大大简化信息交流过程,加快决策速度。
最后,“安全保障标准”部分详细列出了各种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权限管理、身份认证、审计追踪等。这些措施旨在防范潜在的风险,比如未经授权的访问或者恶意攻击,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DB32/T 4669-2024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不仅为江苏省内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而且对于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上述重要条文的理解与落实,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