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服务差评处置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处置要求、反馈机制及持续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及其相关机构开展政务服务差评处置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Handling Negative Evaluations in Government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60-2024《政务服务差评处置工作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政务服务差评处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差评的接收、核实、整改到反馈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差评定义与范围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差评”的概念,即服务对象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结果或服务质量表示不满并给予负面评价的情形。这一定义明确了差评的对象和服务范围,确保了后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差评接收机制
标准要求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建立畅通的差评接收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线上平台、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同时强调了接收过程中的保密性原则,保护服务对象隐私。这意味着无论通过何种途径提交差评,都应当得到及时且安全的处理。
核实程序
对于收到的每一条差评,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核实程序。标准指出,核实工作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根据核实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确认为误评,则需向服务对象解释清楚;若确属问题,则进入整改流程。这一步骤保证了差评处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整改与监督
一旦核实出具体的问题所在,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实施整改。标准特别提到,整改完成后还需再次联系服务对象征求意见,以验证整改效果。此外,还设立了定期检查制度,由上级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反馈与改进
最后,在整个差评处理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反馈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采用多种方式如短信通知、电话回访等形式告知服务对象处理进展及最终结果。同时鼓励各部门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以上内容只是对DB32/T 4660-2024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与深入解析,希望可以为大家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