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河航道电子航道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建模与表达、数据管理与更新、成果质量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河航道电子航道图的生产、管理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s of Inland Water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54-2024内河航道电子航道图技术规范》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内河航道电子航道图的制作、数据处理、符号表示、精度要求以及应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数据采集与处理
标准指出,电子航道图的数据源应包括但不限于航测数据、实地勘测数据及已有纸质航道图数字化成果等。其中提到,“对于航测数据,其分辨率不应低于0.1米,并且需采用双频GPS接收机或全站仪进行定位”。这一要求确保了数据采集的精确性,为后续的地图绘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符号与注记
在符号和注记方面,标准强调了各类要素的表达方式。例如,“主航道线宽度应在地图上以2毫米宽度表示”,而“桥梁净空高度则需标注于桥梁正上方,并附带单位‘米’”。这些具体的规定有助于提高电子航道图的一致性和可读性,方便使用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精度要求
关于精度控制,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5毫米,高程中误差不得超过0.1米。”这意味着即使是在缩放比例较大的情况下,电子航道图上的地理信息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准确性,这对于保障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应用场景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及了电子航道图的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船舶导航、航道管理以及应急救援等领域。“所有标注的信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要能够适应最新的航道变化情况。”这表明电子航道图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地图工具,更是动态更新的信息平台,可以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内容。
综上所述,《DB32/T 4654-2024内河航道电子航道图技术规范》通过对数据来源、符号体系、精度控制以及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的严格规定,旨在构建一个既科学又实用的电子航道图系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