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数据要求、系统性能要求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Risk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Non-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9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45-2024《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范》是江苏省针对非煤矿山领域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非煤矿山企业构建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系统架构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架构应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处理与存储层以及应用服务层四个部分。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矿山现场的各种监测数据;网络传输层确保数据能够稳定可靠地从采集点传送到数据中心;数据处理与存储层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并长期保存;应用服务层则面向用户提供实时监控、预警信息推送等功能。这种分层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护便利性。
数据采集要求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强调了传感器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等特点。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监测对象(如采场边坡、尾矿库等),需配备相应的专用传感器。此外,还规定了定期校准制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预警机制建立
关于预警机制的建立,标准提出了基于多参数综合分析的方法。这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单一指标的变化趋势,还需要结合历史数据及行业经验来判断是否存在潜在危险。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应立即触发报警,并通过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另外,还要求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系统运行维护
为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标准特别强调了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定期检查硬件设备状态、更新软件版本、备份重要数据等内容。同时,还建议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负责处理突发问题,确保任何故障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以上就是对DB32/T 4645-2024《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范》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该标准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南,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督依据,对于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