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声波岩盐气溶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术语和定义、设备要求、操作流程、安全要求及效果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及专业机构使用超声波岩盐气溶胶技术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相关服务。
Title:Ultrasonic Salt Aerosol Therapy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43-2024《超声波岩盐气溶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超声波岩盐气溶胶治疗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这项技术通过将岩盐制成微小颗粒并以气溶胶形式输送至呼吸道,利用其物理和化学特性改善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超声波岩盐气溶胶”这一核心概念。它是指通过超声波技术将天然岩盐加工成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并以气溶胶的形式均匀分散于空气中,用于医疗目的。这一定义强调了技术的核心要素——岩盐来源、颗粒大小及输送方式。
技术要求
在技术要求部分,标准对设备性能提出了具体指标。例如,设备应具备稳定的雾化输出能力,确保每分钟产生的气溶胶量不低于设定值,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工作至少8小时。此外,对于岩盐原料的选择也有严格规定,要求选用无污染、高纯度的天然岩盐作为原材料,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部分详细描述了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包括患者准备、设备设置、治疗参数调整等环节。特别指出,在开始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适宜的治疗强度和时间。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
安全与防护
安全与防护章节强调了治疗环境的安全性以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要求治疗室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期清洁消毒设备和环境表面。同时,对医护人员提出了佩戴适当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如口罩、手套等,以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监测与评价
最后,标准还设置了监测与评价体系,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跟踪每位接受治疗患者的疗效反馈。通过定期汇总分析数据,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整体治疗水平。
综上所述,《超声波岩盐气溶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技术规范》不仅为该领域的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保障患者权益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希望上述解读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