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省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定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limitatio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886-2023《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技术规范》是湖南省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全省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实现精准化、精细化的生态环境管理。以下将重点解读几个关键条款: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内所有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管控的区域。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具体地理范围,确保了后续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 术语定义:标准中对“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是指根据生态系统特征、环境质量状况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划分出的不同类型的功能区,每个单元都有其特定的管理和保护要求。
3. 分区原则:强调按照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敏感性三个主要维度来进行分区。这有助于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
4. 数据收集与处理:规定了在开展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定工作时所需的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遥感影像数据、地面监测数据等,并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以方便信息共享。
5. 单元划分流程:详细描述了从初步调查到最终确定各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整理、现场勘查核实、专家论证等多个环节,确保整个过程科学严谨。
6. 成果提交形式:明确了最终成果应包含的内容,如文字报告、图件资料等,并提出了具体格式要求。这对于保证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非常重要。
7. 实施监督机制:提出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对已划定的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及时调整优化方案。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增强政策透明度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43/T 2886-2023》不仅为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其他地区类似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任务,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