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童安宁疗护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人员要求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提供儿童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Pediatric Palliative Car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南省地方标准《儿童安宁疗护服务规范》(DB43/T 2876-2023)于2023年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儿童安宁疗护服务的地方性标准。该标准从儿童安宁疗护的服务原则、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要求、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旨在为医疗机构和相关从业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服务原则
标准在第3.1条明确了儿童安宁疗护服务应遵循的原则:以人为本、家庭中心、多学科协作、全程照护。其中,“以人为本”强调以患儿为中心,尊重患儿的生命尊严和自主权;“家庭中心”则要求将家庭成员的需求纳入考虑范围,提供全面支持;“多学科协作”指出需要医疗、护理、心理、社工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全程照护”表明服务应覆盖患儿及其家庭从确诊到生命终末期的全过程。
二、服务内容
标准在第4章对儿童安宁疗护的具体服务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在第4.1条提到,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是核心内容之一,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准确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并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管理。第4.3条特别强调了心理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包括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疏导、情感关怀以及社会资源链接等。
三、服务质量要求
关于服务质量要求,标准在第5章提出了具体指标。比如,第5.2条规定了疼痛评估频率,要求至少每4小时进行一次评估;第5.4条则明确了沟通机制,要求建立定期的家庭会议制度,确保信息透明公开。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四、服务流程
标准还详细描述了儿童安宁疗护的服务流程。按照第6章的要求,服务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初步接诊、评估诊断、制定计划、实施干预、效果评价以及出院随访。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要点。例如,在“初步接诊”阶段,工作人员需迅速了解病情并安抚情绪;而在“制定计划”环节,则需要综合考虑医学、伦理学等多个维度的因素来设计个性化方案。
总之,《儿童安宁疗护服务规范》(DB43/T 2876-2023)是一部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标准文件,它不仅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也为推动我国儿童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更好地满足患儿及其家庭的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