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类别与代码编制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各级行政区域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分类与代码编制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Place Nam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158-2023《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类别与代码编制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为地名文化遗产的分类和编码提供了统一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建立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限制和适用对象,确保了标准在四川全省范围内的有效实施。
二、术语和定义
1. 地名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地名资源。
2. 保护名录:记录地名文化遗产信息并进行分级管理的文件。
三、地名文化遗产分类
1. 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 山脉:如峨眉山
- 河流:如金沙江
- 湖泊:如邛海
- 海洋:如南海诸岛
- 岛礁:如西沙群岛
2. 行政区域名称
- 省级行政区划:如四川省
- 地级行政区划:如成都市
- 县级行政区划:如都江堰市
- 乡级行政区划:如青城山镇
3. 人文地理实体名称
- 交通设施:如成渝铁路
- 文化遗址:如三星堆遗址
- 古建筑群:如宽窄巷子
- 园林景观:如杜甫草堂
4. 专类地名
- 军事设施:如锦官城军事基地
- 教育机构:如四川大学
- 医疗机构:如华西医院
- 商业设施:如春熙路步行街
四、地名文化遗产代码编制规则
1. 编码结构:采用层次编码法,由类别代码、顺序号组成。
2. 类别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01”代表自然地理实体名称,“02”代表行政区域名称。
3. 顺序号: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按地名文化遗产的录入顺序依次编号。
五、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立程序
1. 调查登记:全面收集地名文化遗产信息,包括名称、位置、形成年代等。
2. 专家评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候选地名进行评估,确定其文化遗产价值。
3. 公示公告:将拟列入保护名录的地名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
4. 批准发布:经批准后正式公布保护名录,并及时更新维护。
六、附录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给出了部分典型地名文化遗产的示例,有助于理解标准的具体应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1/T 3158-2023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地名文化遗产的分类、编码及保护名录建立流程,为四川省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