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康复机器协作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康复机器协作技术的设备研发、生产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Machine Collab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148-2023《康复机器人协作技术规范》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康复机器人协作领域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康复机器人协作的相关概念。例如,“康复机器人”被定义为用于辅助或替代人类完成康复训练任务的自动化设备。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解框架。
其次,在“基本要求”章节中强调了康复机器人设计时应考虑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具体而言,机器人必须具备紧急停止功能,并且其操作界面需直观易懂,确保使用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设备。此外,还规定了机器人需要满足的基本性能指标,如运动精度、负载能力等。
再者,“协作环境设置”部分对康复机器人工作空间的设计提出了具体指导。包括但不限于空间布局应当合理以避免碰撞风险;地面材质需防滑耐磨;照明条件要适宜以便于观察机器人的运行状态等。
另外,“人机交互”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实现高效的人机互动。这里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操作便捷性,同时也重视用户体验感。比如建议采用图形化菜单来简化复杂的参数调整过程;并且要求系统具有语音提示功能帮助用户了解当前步骤及注意事项。
最后,“维护与保养”条款提醒使用者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并做好记录。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流程,旨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以上就是对DB51/T 3148-2023《康复机器人协作技术规范》中若干关键内容的深入剖析。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康复机器人的应用效果,促进医疗康复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