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田草鱼生态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养殖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收获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稻田草鱼的生态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cological Grass Carp Culture in Paddy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142-2023《稻田草鱼生态养殖技术规范》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稻田草鱼生态养殖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养殖环境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稻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区域。稻田周边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此外,稻田的水源质量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确保水质清洁。
苗种放养
苗种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要求选用健康、无病害、规格整齐的草鱼苗种。放养前需要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放养密度要根据稻田的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每亩放养量为500至800尾。
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草鱼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标准建议使用配合饲料,并适当搭配青绿饲料,以满足草鱼对营养的需求。同时,要注意观察草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包括定期巡塘、水质监测、疾病预防等方面。标准强调要保持稻田水位稳定,适时调节水深,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加强增氧措施。同时,要做好防逃设施的维护工作,防止草鱼逃跑。
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养殖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标准提倡采用生态防治方法,如改善养殖环境、合理轮作等。对于必要的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农业部发布的《兽药管理条例》,不得使用违禁药物,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以上是对DB51/T 3142-2023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稻田草鱼生态养殖的朋友有所帮助。